隨著冷卻器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板式冷卻器更是冷卻器中的主導產品,所以有關技術人員在設計板式冷卻器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呢?今天在這里就做一些解釋:
1、設計指標。冷卻器的設計指標包括工作流體的種類及其流量、進出口溫度、工作壓力和冷卻器效率等。航空航天器用冷卻器還應包括允許的壓降、尺寸和質量等。
2、總體布置。冷卻器的總體布置要選定冷卻器的類型和結構,流體流動形式及所用材料,然后選熱傳熱表面的種類。要考慮運行溫度和壓力等。
3、熱設計。冷卻器的熱設計包括傳熱計算,流阻計算及確定尺寸。進行熱設計除技術性能指標外,還需要有傳熱面的特性(包括換熱特性、流阻特性和結構參數)以及流體和材料的熱物性參數,可以講優化技術應用到冷卻器熱設計中,根據設計目標,對于選定的各種冷卻器形式和傳熱表面,通過不同的角度進行優化分析,提供幾種可供選擇的方案。
4、結構設計。冷卻器的機構設計包括以下內容:
(1)根據高工作溫度和大工作壓力,以及熱設計和阻力計算結果,確定各部分的材料和尺寸,保證冷卻器在穩定運行時的性能。
(2)根據工作溫度、壓力以及流體性質,選擇焊接方法及密封材料。
(3)以保證流體分配的均勻性為目標,進行封頭、聯箱、接管及隔板等得設計。
(4)為滿足熱力和阻力性能的結構設計,對主要零部件須進行強度校核,以避免在極限工作狀態下因強度不夠,導致破壞或選型過厚而造成浪費。
(5)要考慮維修(包括清潔、維修以及保養等)和運輸的要求。
對于一些在特殊條件下工作的冷卻器,有的還須計算其在啟動和停車時期內的熱應力,核算由于流體流動引起的結構振動,或為了減少腐蝕和結構而驗算流速??傊?,結構設計和熱設計有相同的重要性,設計冷卻器時需要同時兼顧,并且應該相互協調。
列管式冷卻器與板式冷卻器都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雖然兩者都是冷卻器具有很好的冷卻效果,但是他們在制造和工作性能方便都是有很多區別的,那么今天在這里就將兩者進行了比較,將兩者之間的區別詳細的列了出來。
列管式冷卻器系冷卻器列是遠望的熱銷產品系列,在電力、供暖、化工、機械、冶金、船舶、醫藥、食品等工業及民用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近期有一些網友與遠望的技術人員溝通列管式冷卻器與板式冷卻器的區別,得出了以下的結論,遠望在這里與大家分享。
板式冷卻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紋形狀的金屬片疊裝而成的一種新型高效熱交換設備。各種板片之間形成薄矩形通道,然后利用半片進行熱量交換。板式冷卻器和常規的列管式冷卻器相比較,在相同的流動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況下,前者的傳熱系數要比后者的高很多。
在列管式冷卻器中,流體流動是在管程和殼程內流動,是錯流流動的,因此對數平均溫差修正系數??;板式冷卻器采用的是并流或逆流流動方式,對數平均溫差大,當冷、熱流體在板式冷卻器內的流動平行于換熱面、無旁流,從而使得板式冷卻器的末端溫差小,對水換熱可低于1℃。
列管式冷卻器使用需要預留抽出管束的檢修場所,而板式冷卻器結構緊湊,且不需要預留任何檢修場所,單位體積內的換熱面積比列管式的高,因此如果要實現同樣的換熱量,板式冷卻器占地使用的面積要比板式的高。
為了能達到增加或減少換熱面積的目的,板式冷卻器只需要增加或者減少幾張板即可;為了達到要求的流程組合,可以改變板片排列或者更換幾張板片,但是列管式冷卻器的傳熱面積是不能隨意更改的。
板式冷卻器的板片厚度要筆列管式冷卻器的要薄,前者是0.4~0.8mm,后者是2.0~2.5mm,列管式的殼體比板式冷卻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冷卻器一般只有列管式重量的1/5左右。
在同樣換熱面積下,采用相同材料,板式冷卻器價格比列管式約低40%~60%。板式冷卻器的傳熱板采用的是沖壓加工,標準化程度高,可以大批生產,而列管式冷卻器采用的是手工制作,制作明顯沒有板式的方便。
兩種冷卻器設備各有優勢與劣勢,在實際的選用過程中大家不妨多參考生產廠家給出的建議,結合實際的生產需求,選擇合適的設備。
從上述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知道兩種冷卻設備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兩種冷卻器的冷卻方式也完全是不一樣的,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來選擇產品。